美國LMI米頓羅電磁計量泵B726-393TI
美國LMI米頓羅電磁計量泵B726-393TI電磁計量泵特點:
過壓自動保護.無需**闌
液量調節(jié)范圍寬,可高達1000:1
便于外部自動控制,直接響應外部4-20ma信號及脈沖控制信號。
運動部件簡單(Simple is Best原則).無需潤滑、無轉動 及傳動部件,高可靠性.
模塊式結構,部件便于更換,無需焊接
全密封外殼.1P65防拚等級.玻璃纖維增強 PP材質低功輯,可適應25-66HZ電源
備有直源電源型可選(可電池供電)
LMI電磁計量泵共有 P, B,C,E,AD,等系列.用戶可根據液量、壓力、防爆、電勇、自控等要求選用相應系 列計量泵.
控制方式:
AD系列專用8.9
9:多元信號控制:內置可編程微處理器,液晶顯示,可接收4-20ma信號及各種頻率的脈沖信號調節(jié)沖程頻率,沖程長度手動設定。
7:脈沖信號控制:接收0-100次/每分鐘的脈沖信號調節(jié)沖程頻率,沖程長度手動設定,配合MP系列轉換器可接收4-20ma信號或其他頻率的脈沖信號。
1:沖程長度、沖程頻率均可手動調節(jié)。
0:沖程長度手動可調,沖程頻率固定(僅用于P系列)
美國LMI米頓羅電磁計量泵B726-393TI電磁計量泵詳細參數
B系列:手動/自動控制:(電源電壓:220V單相;重量:6.kg)
驅動端編碼 |
泵頭編碼 |
隔膜代碼 |
流量(L/H) |
壓力(bar) |
沖程頻率 |
功率(w) |
電流(A) |
|||
Pvc |
PVDF |
不銹鋼 |
高粘度 |
|||||||
B116/B716/B916 |
398TI |
393TI |
-297 |
86HV |
0.9 |
6.1 |
10.3 |
100 |
29 |
0.8 |
B126/B726/B926 |
398TI |
-393TI |
-297 |
86HV |
0.9 |
9.5 |
6.9 |
100 |
29 |
0.8 |
B136/B736/B936 |
368TI |
-363TI |
-277 |
76HV |
1.8 |
17 |
3.5 |
100 |
29 |
0.8 |
B146/B746/B946 |
318TI |
-313TI |
-217 |
|
3.0 |
26.5 |
2.0 |
100 |
29 |
0.8 |
1、所有電磁驅動隔膜計量泵均使用單相220V電源。所用電源中不允許存在諧波、電泳等污染。由于功率比較?。◤?2W到87W不等),故可采用照明系統(tǒng)電源進行驅動。嚴格禁止從變頻控制柜引用電源,切忌和電焊機、電弧爐、太功率電機以及其它易產生諧波的電氣設備共用電源!
2、三功能閥(或四功能閥、或出口單向閥閥體,因不同液力端型號而異)和泵體出口處、以及進口單向閥閥體和泵體進口處連接時,僅需檢查密封圈(或密封墊)是否放置好,用手旋進,感覺到達底部后再旋進四分之一圈即可。
此兩處螺紋連接采用的是端面密封,禁止纏繞生料帶進行密封、禁止使用管鉗等工縣旋進、不必刻意將多功能閥側面的泄壓管旋到特定方向。
3、注射閥和系統(tǒng)的螺紋連接處應纏繞生料帶進行密封。
4、泵的入口吸程應盡可能小,理想工況下(輸送純水,安裝底閥)不能超過1.5米。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,應盡可能采用自灌式安裝(藥液罐液位高于泵體中心線)。
泵的入口管禁止采用倒U形安裝。
5、安裝完畢后,必須通電并聽到泵的運行聲音后方可對沖程長度旋鈕進行設定。沖程長度旋紐在泵的面板上。如果面板上有兩個旋紐,則下方的那個比較大的旋紐為沖程長度旋紐。
嚴格禁止通電之前或通電后沒有運行(7系列、9系列泵)時對沖程長度旋紐進行調節(jié)、設定!否則可能會造成內部調節(jié)機構的損壞,導致調節(jié)失靈。
6、所有電磁計量泵如采用自吸式安裝,藥液的*低液面離泵體中心線的高度不得超過1.5米(此數值指的是純水,實際藥液需根據比重和粘度適當修正)。
7、初次運行時需對系統(tǒng)進行排氣。具體方法為:1、先將多功能閥旁路接好軟管,使其回流至藥桶內,但必須在藥液液位以上;2、在泵運行的同時,不停地旋轉多功能閥側面的排氣紐,直至旁路軟管有藥液排出;3、如果排氣持續(xù)數分鐘仍沒有藥液排出,可人工灌泵(將多功能閥取下,并將下面的單向閥取出,人工將水或藥液灌滿泵腔,然后將單向閥、多功能閥重新安裝切勿將單向閥裝反),然后再運行。
更多關于美國LMI米頓羅電磁計量泵B726-393TI電磁計量泵相關信息,歡迎來電咨詢。
北京/天津/河/遼寧/上海/江蘇/浙江/福建/山東/廣東/廣西/海南/重慶/大連/寧波/廈門/青島/深圳/山西/內蒙古/吉林/黑龍江/安徽/江西/河南/湖北/湖南/四川/貴州/云南/江蘇/浙江/安徽/福建/江西/寧波/廣東/廣西/海南/深圳/重慶/四川/貴州/云南/西藏/陜西甘肅/青海/寧夏/新疆